学校首页 |  后台登录 |  资源访问平台
   

科研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科研工作 >> 正文

面向新时代的中国逻辑学研究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5日 09:2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开局之年。近期,省社科联约请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从理论视野展望河南发展的趋势,从文化视角把握学科研究的方向,以期引导全省社科界共同奏响“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河南强音,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从本期起陆续刊发专家观点,以飨读者。现推出第6期《推进新时代法学、逻辑学的研究与学科发展专题》:曾庆福《面向新时代的中国逻辑学研究》。 

核心提示:逻辑对于人们坚定信仰、辨明是非、增进对话、消弥分歧,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话语的逻辑学。另一方面,要让逻辑回归生活,关注当下社会,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发挥逻辑学的作用。

201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40次大会上,正式将每年的1月14日定为世界逻辑日,这说明了逻辑对哲学和科学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和智力的极端重要性。逻辑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处于最为基础的地位,是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的工具,也是人们识别和反驳谬误、揭露诡辩的工具。逻辑是“社会理性化的支柱性学科”,逻辑的缺位意味着理性的缺位。逻辑对于人们坚定信仰、辨明是非、增进对话、消弥分歧,具有重要作用。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爱因斯坦也指出:“在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的实验方法。”可以说,没有逻辑,就没有近代科学的产生,更不可能有科学的飞速发展。今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革命极大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这是在逻辑等基础理论根本性推进下取得的。 

目前,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的强国,需要强起来的物质,也需要强起来的文化、强起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话语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这个过程中,逻辑工作者也应该有所作为和担当。一方面,逻辑工作者要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础,善于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辩证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进行形式刻画,概括其思维特征,提炼其思维模型,实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话语的逻辑学,推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逻辑智慧和方法。 

另一方面,逻辑学工作者也应该开展应用研究,让逻辑回归生活,关注当下社会,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发挥逻辑学的作用。一是要加强习近平辩证思维思想研究。要利用逻辑学界关于辩证思维的研究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辩证思维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等辩证思维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辩证思维的理论特征,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辩证思维的思想或辩证思维观,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贯彻落实,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和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方法。

二是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和研究。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因此,要在大学中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逻辑学界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河南省逻辑学会会长)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北路22号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龙子湖校区
 邮箱:mksxy632@163.com
 电话:0371-69303783
 版权:©2019-2022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网址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