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教务处主办,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我校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在龙子湖校区成功举办。来自15个学院的32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经管组林琳(金融学院)、文科组冯远航(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工组闫一冰(统计与数学学院)3位老师获特等奖,王啟蒙等6位老师获一等奖、王超等9位老师获二等奖,谢孟祥等14位老师获三等奖。赛后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了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由教务处负责人主持,副校长王忠勇出席并为选手们颁奖。
本次大赛分“文科组”“理工组”“经管组”3个组别,参赛课程包含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多类课程,涵盖了学校28个本科专业。参赛教师在提交教学设计方案等基础上,以“说课+课堂教学演示”形式,现场完成20分钟的教学演示。比赛过程中,各参赛教师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所授课程特点,从课程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法治意识、社会责任、诚信文化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展现了饱满的精神风貌、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能。
赛后,3位评审专家组组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方雪琴教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高长银教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陈霞教授等分别进行了点评发言。专家们普遍认为,本届参赛教师在思想政治素养、思政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教学材料方面,参赛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规范,全面涵盖了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论述严谨,逻辑性强。在教学内容上,绝大多数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点,专业知识扎实,语言流畅、教态自然。在教学策略与方法上,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采用问题导入式、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就存在的问题,专家们也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一是需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的学情分析不充分,导致教学目标空泛,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以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为宗旨,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学习获得感。二是需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比赛过程中存在部分课程思政元素分散、融入生硬等问题。如何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契合度,教师们还需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系统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内容自然、巧妙地融入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三是需进一步提升比赛经验。在比赛过程中,个别教师时间把握不够精准,部分教师说课时间过长导致课堂讲授时间过短,影响比赛效果。建议在时间把握等细节方面上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